膜分離在印刷廢水中的應用
時間:2023.05.18
印刷廢水是指印刷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,含有大量的化學汙染物,是一種高濃度、高毒性、高難處理的有機廢水。目前,印刷工業廢水主要處理方法是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其進行預處理,將廢水中的汙染物分離出來。常見的處理方法有:沉澱法、吸附法、過濾法、膜分離技術等。其中,膜分離技術是一種高效、節能、安全和無二次汙染的新型汙水處理技術,在印刷廢水的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
目前,膜分離技術在印刷廢水領域研究和應用主要集中在反滲透(RO)和納濾(NF)兩種膜分離技術。
一、納濾技術原理
納濾技術是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推動力,將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分離的膜過程。在納濾膜一側,以小於滲透壓的壓力將溶質分離出來,而在另一側則是以大於滲透壓的壓力將溶質去除。
納濾膜不僅可以截留尺寸大於膜孔徑的溶質,還能截留部分尺寸小於膜孔徑的小分子物質(如蛋白質、多糖等)、大分子溶質(如無機鹽、聚合物等)以及某些雜質(如細菌、病毒等)。納濾膜可分離鹽溶液、小分子物質以及大部分有機物。
二、納濾技術在印刷廢水領域的研究與應用
在印刷廢水中,納濾膜截留分子量可達1 kDa以下,其對溶質的截留能力遠大於超濾和反滲透膜,可以用來處理高鹽度、高濃度的廢水。國外已有學者對納濾膜的分離性能進行了研究,並將其應用於印刷廢水的處理中。在處理過程中發現該印刷廢水的 COD、總氮和氨氮濃度都不高,但 COD的去除率為90%,總氮去除率為95%,氨氮去除率為99%。可見,納濾技術可以有效地將印刷廢水中汙染物分離出來。